脫硫塔玻璃鱗片涂料防腐原理
2019-12-29 8:41:54 點擊:
脫硫塔玻璃鱗片膠泥和脫硫塔玻璃鱗片涂料一樣是以各種金屬或非金屬鱗片骨料和各種高性能耐腐蝕樹脂及相應助劑組成的,只是鱗片片徑更大、防腐層襯里更厚的一種防腐材料。脫硫塔玻璃鱗片膠泥襯里相比玻璃鋼區別在于,后者以連續狀纖維為增強材料,前者以非連續片狀鱗片為增強材料。

1—基體; 2—底涂; 3—鱗片膠泥內襯層; 4—膠泥面漆層
圖1乙烯基酯樹脂鱗片襯里斷面結構圖
如上圖9.3,鱗片是不透性實體,在襯里層中垂直于介質滲透方向,成多層次有序疊壓排列,一方面為介質滲透提供了一層屏障層,另一方面也改變了樹脂固化時的收縮殘余應力,同時也改變了使用時環境熱應力的分布、傳導、疊加及松弛條件,有效抑制了其他防腐襯里材料經常出現的物理破壞現象。

圖2脫硫塔玻璃鱗片膠泥襯里滲透效果示意圖
樹脂重防腐的抗介質滲透性能相比較涂料涂裝防腐要強得多,隨著樹脂重防腐層厚度的增加,抗滲透性能也在增加,但僅比較樹脂重防腐層厚度對抗滲透性能的影響,脫硫塔玻璃鱗片膠泥內襯厚度的影響遠大于玻璃鋼內襯厚度的影響。鱗片內襯的抗滲效果優于相同厚度的玻璃鋼,當鱗片膠泥襯里的厚度大于1.5mm時,抗滲性能已非常出色,達2.5mm時,就非常理想了。
鱗片防腐材料之所以具備很高的抗滲透性能,是因為鱗片在防腐層中,扁平狀的鱗片在樹脂中平行疊壓排列,介質滲透的本質是介質繞鱗片曲折狹縫的擴散過程,鱗片具有這種良好的迷宮效果,客觀上增加了防腐層的厚度(如圖2所示),使滲透介質在不同鱗片層內滲透動力逐漸衰減,介質向縱深滲透趨緩。基料中必然會存在微氣泡、微裂紋、微孔隙、樹脂與鱗片界面粘結的微缺陷等,鱗片排列的迷宮效應有效分割了這些缺陷,抑制介質的滲透。盡管鱗片襯里也存在一些缺陷,但相比玻璃鋼,其鱗片的排列方式很好地抑制了許多缺陷的集中釋放。
相比較玻璃鋼,除抗滲透性能外,脫硫塔玻璃鱗片襯里還大大改變了樹脂的固化收縮及熱應力的作用狀態,減小了殘余應力的影響,提高了界面強度。玻璃鋼在固化收縮時,由于纖維和樹脂線性膨脹系數不同,受環境熱影響不同,在樹脂和纖維的界面層產生了應力,這些應力經過纖維和樹脂傳遞,是有規則的方向,收縮方向為沿纖維往玻璃鋼材料中央,殘余應力沿相反方向。而分散狀的鱗片排列是無序的疊層,整體上是平行排列的,局部有一定傾角,樹脂的收縮被有一定傾角分散狀的鱗片分割掉,又由于方向無序性,導致最終產生的殘余應力相互抵消了,整個防腐層的殘余應力顯著減小,界面強度顯著提高,微裂紋也相應減少。
- 上一篇:脫硫塔內部防腐施工安全隱患有哪些 2020/1/3
- 下一篇:近期發生多次脫硫吸收塔著火事故 2018/4/13